2006年2月11日星期六

"跳槽"跳出的学名原意

#跳槽! 你跳过吧? 知道最早是那里的行话吗?


"跳槽"一词源于青楼?

  “跳槽”一词因其新鲜、生动、俏皮,很快挤占了“换工作”、“换单位”之类用语的位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更将其收编门下。然而《现汉》是一本异常干净的词典,它没有提到“跳槽”在历史上最常见的一个意思,《汉语大词典》收了这个意思,不过还是不免含糊其辞:“指男女间爱情上喜新厌旧,见异而迁。”其实近人徐珂《清稗类钞》中“跳槽”一条说得甚为明白:“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

  至少可以找到两个名人为《清稗类钞》的说法作证,一个是明代冯梦龙,他编的民歌集《挂枝儿》里有一首就叫“跳槽”,“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云云,这女子抱怨冤家“偷情别调”,提到“姊妹们苦劝我,权饶你这遭”,分明是青楼口吻;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里《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一篇,名妓赵春儿的情人疑心她厌薄自己,忿然离去,“春儿放心不下,悄地教人打听他,虽然不去跳槽,依旧大吃大用”。另一个是沈三白,《浮生六记》自叙冶游生活,说同伴徐秀峰“今翠明红,俗谓之跳槽”,而他本人“则惟喜儿一人”。

  也有人说“跳槽”是元明间江淮地区的“行院隐语”:那时妓女被隐指为“马”,嫖妓隐指为“入马”,换了别的妓女,便是“跳槽”。然而这说法不大让人信服,因为“马”“入马”之类隐语并不单指行院人家,《水浒传》、《喻世明言》等古典小说里提到“入马”,都是泛指与女子发生关系,并非特指嫖妓。

  “跳槽”原本的意思,很可能并不是指家畜“移就别槽”饮食。《金瓶梅词话》里吴月娘与女婿陈经济发生口角,书中有一篇韵文体的对话,月娘骂陈经济与潘金莲有染:“也有那没廉耻斜皮,把你刮剌上了。自古母狗不掉尾,公狗不跳槽。”看这话的意思,“掉尾”“跳槽”分明是指发情或发春。家畜发情,自然不必遵守一夫一妻制,古人以此度彼,不免视为“不安于室”“用情不专”,再转回来把“跳槽”用到同类身上。

  将“跳槽”用于变换工作或职业,最早或许只是句开玩笑或嘲讽的话。不过现在大家已经习以为常,早就不再有原意了。词语的变迁可见一斑。

2006年2月7日星期二

如何对付网络信息恶意获取---如垃圾Email行为

#面对垃圾邮件,我们是束手就擒?还是以毒攻毒!

风靡与世的网络蜘蛛(spider)早就见识过了,对于普通用户没有什么概念,但是提到垃圾邮件,就不得不说网络蜘蛛...

什么是网络蜘蛛?---是漫游于网络页面间的一种程序,会递归地检索相互链接的网页。当一个人利用它访问您的网站、blog、论坛等时,会检查您所链接的所有网页,搜寻电子邮件地址。最后经过筛选留下Email地址,加入群发邮件列表,最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收到了不知道来自何处的信件! 以毒攻毒: 只需在网页或Blog上一个不明显的位置加上一个连接(代码<a href="http://chinese-58312187193.spampoison.com"></a>),当网络蜘蛛扫描网页时,会被引导至此。要链接
至此页面,仅需要简单的代码: 将被送入一个"无底洞",会得到一些动态生成的假的电子邮件地址。这会添加海量的伪造数据到网络蜘蛛的数据库中,因而严重的破坏这些数据从而使其变得毫无用处。他们要么不得不清除数据库,要么将收到许多被退回的电子邮件!!!

2006年2月5日星期日

后“踩”芙蓉大姐

#自我意识的表现,只有当自己相信了,别人才会有可能相信你。

这年头长的好看,到不如长的自以为好看, 长的好看是一样的好看,长的自以为好看可就有不同的自以为好看啦...

Tips:

(上半身的悲剧下半的喜剧)×男人的鼻血÷ 旁人起哄的目美丽值

2006年2月4日星期六

"有机肥"的声音

#上完茅厕请处理好用过的厕纸,注意别让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特别是万一以后成为了XX国XXX领导人!


随着宫廷电视剧越来越热,发现里面最有用,可以改变命运而且在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就是它

---圣旨。
现在的“圣旨”,就是皇帝拉屎用过的茅纸,有时候会发生假传圣旨的事情,因为纸上没有屎!李敖大师说过写口号的是在拉屎,喊口号的是在吃屎,他吃过了所以可以告诉大家那个是臭的,有什么能证明呢?因为有稿费拿作为补偿...

一语破天机:我们没有补偿,只有用耐心和毅力去发粪涂墙!

2006年2月3日星期五

传说中的4大件!

#谁作的编剧?还有那个其名字的,超好笑...

刚才在电视上看了一个关于鸡毛掸子的连续剧,弄的可好笑了。那么多一群人对个鸡毛弹子勾心斗角的一通,难道是传说中的4大件? 鸡毛掸子、痒痒挠、夜壶、还是痰盂? 或鞋拔子?哈哈 这次拍的是"行走的鸡毛掸子" 下回出个"乱蹦的痒痒挠"或是闹情绪的鞋拔子...

2006年2月2日星期四

垫桌子的报纸和'粪怒'青年的"故事"

#旧报纸中也有“猛料”

在家收桌子的发现了很久前的报纸,是抗洪救灾的事情。想起捐的银子,愤恨了一把! 不过还是希望能帮上受灾的..每年看到的媒体都宣称“百年洪水----千年一逢”,让我们好好说说~~~
1.如果真是百年千年的话, 我们一辈子才能活多少个百年千年,所以就不应该老听到。

2.一个朋友在电视台作新闻,他说他往年的关于洪水的材料都留着那里,因为年年都可以用(黑色幽默)... 但是实际上是可以用的。那个地方救阿,解放军出洞阿,领导下去查看呢(当然领导是不一样的)。

3.我的困惑:怎么老实碰到百年千年的呢 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因为概率统计学的缘故,但愿以后的几年不用了 因为我们已经把几千年后的“那份名额”给用了 善哉 善哉 哈哈 !1991.1996.2002. 2004 不是此江就是彼河, 不是南涝就是北旱。

4.分析:还有所谓的学者跳将出来分析原来所谓的百年千年是指的特定的一个河,要是这样,中国有1000多条河的话,所以每条来一次我门淡然每年都能听倒一次 ----说这个的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

5.远景:等着吧,什么赈灾义演了,真情捐赠了马上开演,鼻涕眼泪哗哗流,水患照样没有人管,因为大家都顾不上(本地的忙着接受赈抚呢)年年救灾年年闹,岁岁抢险岁岁险,今年胜似去年忙......
百年洪水----千年一逢?还是千年等一回?
有话大家说,有理慢慢讲。

新闻嘴和观众眼

#臭、糗、丑与好、棒、高的“统一性”

中国银行两前管理者在美被控盗窃巨款和洗黑钱 关于这样的消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好多事情 我就是能把臭、糗、丑的事情当成好、棒、高的样子来说,至于观众吗,大多数是可以配合的,只有少数是没有觉悟的!就像我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