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8日星期二

网民对抗封锁第一案

上海网民杜冬劲因网站被封而起诉中国电信,法院予以受理,揭开网民依法对抗网络封堵第一案,但有学者认为对中国政治难有大的冲击。

杜冬劲是上海一名财务软体工程师,他做了一个财务软体类网站放在国外服务器上。年初某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网站无法登陆,后来在一系列技术手段测试下,他明白自己的网站被自己的互联网接入商中国电信封锁了。

为此他很不解,进而愤怒。三月九日,他决定起诉中国电信。在起诉前,他到公证处对自己所获中国电信封锁他网站的技术证据进行了公证,并提交法院,法院对此案竟然受理了。这是中国第一个被受理的与互联网管制相关的案件,将把中国当局的网络封堵第一次置于法律体系中考量。

网络封堵的合法性也将从这里开始重估。二零零三年,“公民维权网”被封,站长李健也曾提起诉讼,但法院完全不予受理。二零零四年,北京大学着名论坛“一塌糊涂”被封,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也想提起讼诉,但是他几乎找不到要起诉的法律对象,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其实杜冬劲只是网络封堵下一点六亿受害者中的一个。外间普遍认为,中国政府出于政治目的,斥巨资建成一个功能庞大、技术一流的国家防火墙(GFW)来封堵网络,但当局始终予以否认,二零零六年十月,中国官员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说:“在中国,我们没有封锁网站的软体。有时会有存取上的困难,但那是不同的问题。”但普通网民都可感受到网络封堵,最简单的就是Gmail、Wikipedia、YouTube等网站平时访问都困难重重。

杜冬劲说,到现在他都说不清楚那个网站为什么被封,因为即使自己也找不到哪些可能是敏感内容。还有很多网站被封,站长们都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自己实在是离政治很远,可也没有机构和人员愿意出来解释。对于杜冬劲起诉中国电信,其实也有网友有不同意见,认为真正的被告应该是GFW,但没有哪个部门承认GFW的存在,GFW也就无法作合适的诉讼对象。现在杜冬劲以民事合同纠纷提起诉讼,反倒让一些想诉讼的人有柳暗花明之感,杜的律师李立在此案一审辩论之后,在博客上兴奋地写下“祝中国网民好运”。

如果封锁只是单纯的屏蔽,带来的影响也许只是不便。中国网民已经在封锁中生活了很久,早已明白老鼠和猫的游戏,大部分已经可以熟练地利用一些破网工具。但官方封堵也不断升级,七月十六日到十七日,大量发往境外的邮件都被退回。技术界普遍认为,这是超越电邮SMTP协议的不明机制拦截或阻挡的原因。网友们明白了,这是GFW的又一大杰作。当今中国是出口大国,很多外贸生意都通过电邮联系,这样的破坏使无数企业深受其害。普通网民受害更多更深。大多数网民都很普通,心里想着买房买车、想着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反政府?对于他们来说,那是很遥远的话题。

杜冬劲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说,如果政府不能倾听草根发出的声音,当前社会的各种矛盾有爆发的危险。本来网络是一个宣泄的地方,可以排减社会矛盾的很多压力,但是现在政府网络监管的粗暴,反而也会让网络监管成为众多社会矛盾中的又一个矛盾。

杜冬劲认为中国很多法律还是很不错,但难点是执行,所以希望通过诉讼手段落实和完善当前法律。他在博客上发起呼吁进行公众诉讼,期待更多网友支持。他说,如果对政府的监管不加限制,我们终将失去这一渠道。对此有很多热心网友开始与他一起探讨此案的结局以及日后可能的公共诉讼,大家对公众诉讼期待甚多。但当亚洲周刊询问贺卫方时,贺对此则不表示乐观,“有太多的先例,此类公共诉讼肯定连法院的门都进不了”,同时认为“此案结局不管怎样,在政治上都很难带来大的冲击”。

杜冬劲的压力不仅来自权力部门,仅仅是网友把他推为“起诉GFW第一人”,就让他这个本来有一份体面工作以及和睦家庭的人压力陡增。在中国,一切与政治相关的事情都无法不敏感。

搜狐删博客文章被起诉

但杜冬劲并不孤单。北京律师刘晓原在八月十六日宣布起诉搜狐(Sohu.com),因为搜狐未经他同意、也未给他任何解释,就隐藏了他搜狐博客上的三篇文章。

与失地农民、城市拆迁户等维权者相比,大多数网民还没那么悲惨,但是杜冬劲、刘晓原等人很明白自己权利的珍贵,懂得依法维权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不少网友认为,不管杜冬劲起诉结果如何,依法维权都是有意义的。[转亚洲周刊]